大学校徽是一所大学的形象标志和灵魂表征,诠释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在办学过程中沉淀、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是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是大学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作为一所由独立学院“转设”而来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校徽由沿用母体高校校徽到独立设计,几易其稿,最终确定了现在的校徽。校徽的变迁史也反映了学校的变迁史,校徽的变更体现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的变化,也反映了学校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光辉历程。
2002年学校创立后,并没有独立设计的校徽,直接沿用了母体高校中南民族大学的校徽,这正体现了学校创办早期依托母体高校办学的特征。2002年至2010年期间,学校曾对校徽进行了简单修改,将中南民族大学校徽中的“中南民族大学”改为“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英文部分也相应作了修改,以示与母体高校的联系和区别,其余部分设计没有做改动。
2010年5月,学校“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工作正式启动。2011年1月,教育部“转设”专家组进校开展评估工作。在学校“转设”、更名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2011年3月,学校宣传策划部开始着手启动新校徽的设计工作,面向全社会征集新校徽。2011年4月2日,学校与武汉落地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了“校名校徽设计”委托合同。2011年4月7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转设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的通知》(教发函[2011]70号),正式批准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校名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学校“转设”和更名是学校发展历史上的关键转折点,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意味着学校正式脱离母体高校独立办学。因此,学校的校徽作为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也亟待更新。教育部的通知下来后,学校宣传策划部快马加鞭推进新校徽的设计工作,委托公司根据学校当时的新校名、学科专业与办学特色等设计了多套校徽方案。宣传策划部对委托公司设计方案和面向社会征集到的校徽设计方案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提交学校领导进行审核,遴选出4套校徽设计方案,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开展线上和线下投票公开投票。
2011年6月,根据投票情况,结合学校领导班子意见,最终确定武汉落地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计的一套校徽方案入选。学校领导以该校徽设计方案为基础,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对校徽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最终,确定了新校徽。新校徽的设计依托于古代钱币刀币的元素提炼而成,重在传达一种以“商学”为主体的办学特色。标志整体形象如一艘即将远航而张满蓬帆的航船,迎风飘扬,气宇轩昂,在“商学”这片广阔的海洋开拓出独具特色的航线。风帆象征着学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凌云。同时,新校徽又像一本翻开的书本,展现了学校的教育属性。此外,该标志还像一只奋发向上展翅高飞的鹏鸟,翱翔于万里长空,前程似锦。该校徽一直用到了2015年8月。
“转设”后,随着学校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学校的顶层设计也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学校以“工科”“商科”为主的学科专业特色也进一步凸显,“培工商精英,育业界俊才”逐渐成为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响亮口号。
2015年4月20日,为进一步内聚合力、外树形象,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文化底蕴,经研究决定,学校再次面向全校师生员工、校友及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校徽有奖征集活动。征集通知要求,新校徽要凸显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寓意深刻,构思新颖,主题鲜明,简洁明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便于识别和制作。截至5月13日,共收到广大师生员工、校友精心设计的新校徽式样28个。
5月20日,宣传策划部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向全校师生员工征求意见,共收到投票1728份。7月8日,投票结果经报送校务会研究,决定授予许开强一等奖;李素雅二等奖;林倩、陈畅三等奖;胡诗鹏、蓝静、赵疏影、瞿筱俊入围奖。
根据获奖结果和校务会研究决定,时任学校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许开强教授设计的校徽成为学校的新校徽。新校徽以汉字“工商”演绎而成。标志中上方菱形似星星与学位帽,下方菱形似古钱币,寓意培工商精英、育业界俊才。标志左右形态由楚国传统纹样演变而来,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点。校徽以绿色为主色调,蕴含着勃勃生机活力,寓意着可持续发展。
新校徽于2015年9月1日正式启用,原校徽同时停止使用。随后,学校又明确了新校徽标准色稿、标准黑白稿、辅助色规范及辅助色应用,校名、校徽的五种组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由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团队为学校设计了整套形象识别系统,该校徽沿用至今,为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官网
编辑:王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