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复盛院士等专家、学者纷纷为产业学院的建设建言献策
新闻中心讯(记者 洪晶 张莹丽)5月16日上午10:00,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生态环境产业学院第一届理事会全体会议在学校第一会议室召开,首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环境保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武汉弘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巴能军,学校董事长彭秀春、副董事长邹继康、党委书记刘生元、副校长张俊,以及湖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阮荣雄、武汉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秘书长宋自新,湖北相融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少雅,君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鲁建,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军等理事会成员、行业专家出席会议。
图为产业学院第一届理事会议现场 摄影:冯哲昊
会议选举了理事会理事长、执行理事长、副理事长,彭秀春董事长为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颁发了聘书;魏复盛院士分别为理事会执行理事长邹继康,副理事长阮荣雄、宋自新、张俊、马少雅、刘鲁建、张军颁发了聘书;刘生元书记为全体理事颁发了聘书。
图为彭秀春董事长为魏复盛院士颁发理事长聘书 摄影:冯哲昊
图为魏复盛院士为邹继康颁布执行理事长聘书 摄影:黄娟
图为魏复盛院士为副理事长颁布聘书 摄影:黄娟
图为刘生元书记为理事代表颁布聘书 摄影:黄娟
随后,各位理事、专家纷纷畅所欲言,为产业学院的办学发展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
对于生态环境产业学院的办学目标,魏复盛院士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坚持‘又红又专、理实交融’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教出的学生要爱国、爱民、爱党、爱社会主义制度、有科学报国之心,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坚持‘开门办学’,聘请行业、产业实践一线的专家兼职授课,同时切实提高自有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让老师们深入企业、产业研讨会、培训会学习提升。三是坚持生态环保大格局,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作为学院建设发展的实干方向。围绕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预防、治理和修复,以及环境监测、检测、管理等产业和项目,引导培养学生以开阔的思维、发展的眼光、终身学习能力,去钻研、探索解决生态环保领域未来发展的问题。”
图为魏复盛院士正在为产业学院发展建言献策 摄影:黄娟
执行理事长邹继康表示,生态环境产业学院作为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实体,将积极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整合各方创新要素与资源,推进“引企入教”,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体模式。
图为执行理事长邹继康讲话 摄影:黄娟
针对产业学院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会专家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专家们认为,产业学院要打造“五个创新”“一个特色”: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理事会要制定章程,可以一校两制三制;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解决未来比较复杂的环境工程方面的应用型工程师。在培养路径上,外谋合作,注重产学研用结合,对内要多学科交叉融合,瞄准产业学科专业集群作用;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师生员工积极性;四是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在教材、实践等体系上创新,通过项目制来关联;五是创新条件保障机制,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共进;六是打造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品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湖北省委员会主委周洪宇的建议,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力、实践力、学习力、自主力、合作力、创新力的培养。
刘鲁建副理事长作为企业代表发言,他表示,君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环生学院合作十多年来,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长效合作机制,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和合作经验,此次与学校成立产业学院,在进行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过程中,要以项目为载体,真题真做,把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去,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有效解决有机废弃物的处理问题。
图为刘鲁建副理事长作为企业代表发言 摄影:黄娟
据悉,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生态环境产业学院是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与君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相融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深度融合”,联合湖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武汉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学校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希望通过校企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的合作,为湖北省生态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转自学校官网 编辑人:杨丽